以太坊,作为加密货币领域的重要支柱,以其智能合约功能和丰富的生态系统著称。但如同所有技术一样,它并非一成不变,以太坊升级是推动其持续发展、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动力。那么,以太坊升级究竟意味着什么呢?
从本质上讲,以太坊升级是对其底层协议、技术架构和功能特性进行的一系列优化与革新 。其目的在于提升网络的性能、安全性、可扩展性,以及改善用户体验。以太坊的发展历程中,经历了多次重大升级,每次升级都如同为这座数字大厦添砖加瓦,使其更加稳固与完善。
以从工作量证明(PoW)到权益证明(PoS)的转变,即以太坊 2.0 升级中的关键部分 ——“合并” 为例。这一升级将以太坊原有的高能耗 PoW 机制替换为 PoS 机制,让用户通过质押以太币来参与交易验证。这一转变大幅降低了以太坊约 99.95% 的能源消耗,同时提升了网络安全性与效率。通过将信标链与以太坊主网合并,实现了向 PoS 共识机制的全面过渡,并移除了增加挖矿难度的 “难度炸弹”,确保升级过程平稳。
2024 年 3 月的 Den Cun 升级同样意义重大。其中的 Proto - Danks Harding(EIP - 4844)引入了 Blob 交易,这一创新显著降低了 Rollup 交易成本。它新增了一种临时且低成本存储数据的交易类型,同时引入了 tstore 和 tload 操作码用于交易执行期间的临时存储,提升了智能合约效率,降低了 Gas 成本,还将共识层信息暴露给智能合约,为新的信任最小化应用和跨链桥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。
进入 2025 年,以太坊在 5 月 7 日迎来了 “Pectra” 升级。此次升级包含 11 个以太坊改进提案(EIPs),是以太坊网络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升级。其中,EIP - 7702 允许外部拥有的账户(EOAs)在交易时临时具备智能合约功能,用户可享受交易批处理、燃气费赞助等好处;EIP - 7251 将验证者的最大质押上限从 32 ETH 提高到 2048 ETH,有助于整合现有验证者数量,减轻网络压力;EIP - 7594 引入的对等数据可用性采样(Peer DAS)协议,通过仅下载部分数据进行可用性检查,优化了交易处理,提升了 Layer 2 网络的可扩展性 。
展望未来,以太坊还计划推出 Fusaka 升级,预计在 2025 年末或 2026 年初进行。该升级将引入 Verkle 树这一数据结构,旨在大幅减少存储需求,提升网络整体性能。同时,以太坊还打算实施单次确定性机制,加快交易确认速度,进一步优化用户体验 。
从新手到专家,我们提供全面的加密货币知识和交易策略,帮助你在加密世界中不断成长。